|
" style="visibility: hidden;">
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联盟简报
2020年第3期(2020年9-10月)(总第43期)12月8日
第一部分
联盟工作总结
第三届"京津冀-粤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大赛深圳赛区前后浪交流会在线上顺利举行
9月28日晚,第三届"京津冀-粤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大赛,深圳赛区前后浪交流会在线上顺利举行。本次活动由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联盟与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共同策划组织,清华i-Space平台主持承办。联盟秘书处事业发展部部长王大力、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创业总教练张广、历届大赛获奖项目的负责人以及来自各高校有志于参加大赛的青年学子相聚云端,在线观看人数超过1500人。
第三届“京津冀-粤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大赛深圳赛区总决赛圆满落幕
10月23日,由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主办的第三届“京津冀-粤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大赛深圳赛区总决赛通过线上直播举行。从全国各地116支报名参赛团队中脱颖而出的20支队伍在各高校创业导师、投资人和企业家代表的共同见证下进行最终对决。“京津冀-粤港澳”大赛是由清华大学和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联盟共同发起的一项国际性创新创业赛事,旨在推动高校创新创业改革,打造全国优质创新创业政策引导平台与项目共享平台,服务区域经济和未来智慧城市的建设发展。深圳已连续3年作为全国赛区之一,由国际研究生院组织进行优质创新创业项目的发掘。
第三届“京津冀-粤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大赛北京赛区总决赛圆满落幕
10月31日,第三届“京津冀-粤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大赛北京赛区总决赛在北京顺利举办。北京赛区共有400余支项目团队参赛,经过网络评选,总决赛现场赛,最终评出一、二、三等奖以及单项奖,前六支获奖团队获得参加全国总决赛的资格。“京津冀-粤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大赛组委会办公室常务副主任、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联盟秘书处执行主任虞苍璧,北京九弦资本管理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邱伟,水木资本合伙人李瑶,红杉资本种子基金投资经理迪力夏提·艾尔肯,北京泰益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合伙人王宇阳,北京中泓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宁好敏,中国风险投资有限公司投资总监刘宁,北京中关村软件园投资管理公司总经理张锋,北京国狮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投资总监祝虹罡等出席了本次大赛。
第三届“京津冀-粤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大赛-艺术与科技赛道决赛完美落幕
10月31日,第三届“京津冀—粤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大赛——艺术与科技赛道决赛在北京顺利举办。经过网络评审及选拔,共有9支团队入围艺术与科技赛道决赛。艺术与科技赛道组委会主任、清华大学艺术与科技创新基地主任、清华大学中意设计创新基地副主任付志勇;“京津冀-粤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大赛组委会办公室常务副主任、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联盟秘书处执行主任虞苍璧;清华大学中意设计创新基地办公室主任王旭东;ART POWER 100出版人,专栏作家马继东;水木资本合伙人李瑶;浙商创投&浙商资本执行董事李剑云;北京东方国狮金融控股投资总监祝虹罡;36氪基金投资总监李实出席了本次大赛。
第二部分
成员高校动态
【课程·师资】
成都工业学院两门课程获批四川省第四批省级创新创业示范课程
近期,四川省教育厅正式公布了第四批省级创新创业教育示范课程立项名单。经形式审查、高校互评和省教育厅复核及网上公示等环节,成都工业学院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学院申报的《数学建模》(通识素质类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和智能制造学院申报的《机器人技术及应用》(学科专业类创新创业教育课程)2门课程入选为四川省第四批创新创业示范课程。
西安交通大学首届“建行金融科技菁英班”开班仪式在创新港举行
9月25日,“建行金融科技菁英班”开班仪式在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涵英楼举行。西安交通大学党委书记张迈曾,中国建设银行副行长、建行大学常务副校长纪志宏,西安交通大学副校长郑庆华,著名经济学家、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张军,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建行大学校委会办公室副主任张秋鹏、刘东杰,中国建设银行陕西省分行副行长马继勇,以及建行大学,中国建设银行陕西省分行,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党、校办,科技与教育发展研究院,实践教学中心等相关部门的负责同志,以及首届“建行金融科技菁英班”的30位同学出席开班仪式。经济与金融学院党委书记宋丽颖主持开班仪式。开设“建行金融科技菁英班”是西安交通大学与中国建设银行为进一步贯彻教育部关于“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以及“科教融合协同育人”的战略决策,具体落实《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与西安交通大学合作办学框架协议》战略方针的重要举措。“建行金融科技菁英班”项目的落地是落实新金融人才产教融合联盟行动计划,促进高校与企业之间优势资源共享,以高水平科学研究支撑高质量高等教育,加快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质性成果。
中核集团—西安交通大学共建“中核英才班”合作协议签署
9月28日,中核集团—西安交通大学共建“中核英才班”合作协议签署仪式在西安交通大学主楼多功能报告厅举行。中国核工业集团副总经济师王安民、西安交通大学党委副书记宫辉出席签约仪式并代表双方签署协议。西安交通大学教务处处长、招生办主任王秋旺主持签约仪式。教务处副处长曹良志介绍了合作协议签署背景及首届“中核英才班”学员选拔情况,强调大力发展核科学技术研究、培养创新型人才是我国国防安全和能源经济的重大需求。双方以共建“中核英才班”为契机,探索校企合作办学新模式,通过优势互补、合作共赢,进一步加强大学与产业的深度融合,为我国乃至世界核工业培养更多的栋梁之才。中国原子能工业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刘振河,中核陕西铀浓缩有限公司总经理钟宏亮,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反应堆工程技术研究部主任、中国西部先进核能技术研究院副院长杨红义,中核集团20余家成员单位代表,西安交大能动学院、核学院、教务处、学生处、就创中心、实践教学中心等职能部门领导以及入选首届“中核英才班”的全体同学出席签约仪式。
2020年大学生微创营西部营在西安交通大学举办
10月9日—11日,2020年全国大学生微创业行动西北区微创营在西安交通大学举办。本次活动由西安交通大学、KAB全国推广办公室主办,西安交通大学就创中心、共青团西安交通大学委员会承办,中国青年报社等单位提供支持。来自西安交通大学、重庆大学、四川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15所学校26支创业团队齐聚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经过激烈角逐,西安交通大学的“Speed Map”项目获得金奖,西安水泽动力科技有限公司等2个项目获得银奖,“苹果红红”精酿产业助农项目等5个项目获得铜奖。
东华大学第八期传统刺绣创意设计研修班开班
10月20日,东华大学第八期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计划“传统刺绣创意设计”研修班在延安路校区开班。副校长邱高出席开班仪式并致辞,学院以及学校相关部处负责人和全体非遗研修班学员一同参加活动,开班仪式由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非遗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柯玲主持。
【会议·活动】
成都工业学院创新创业学院全体教职员工赴宜宾校区参观调研
8月27日-28日,由成都工业学院创新创业学院院长朱薇薇带队,创新创业学院全体教职员工一行九人到我校宜宾校区进行了为期两天的参观调研。通过此次调研学习,创新创业学院老师们真切感受到了成都工业学院宜宾校区建设进度,统一了思想,凝聚了共识。下一步我校创新创业学院将加强与宜宾校区建设管理班子的沟通协调,共同做好宜宾校区的创新创业工作。
首届西安交通大学全球校友创新创业大赛颁奖典礼暨“思源交大 创新共赢”高端论坛举行
新时代呼唤新担当,新使命引领新未来。2020年9月6日,首届西安交通大学全球校友创新创业大赛颁奖典礼暨“思源交大 创新共赢”高端论坛在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举行。西安交通大学校长王树国,西安市委常委,西咸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康军,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校友代表、交大师生代表、政府有关部门代表等近300位嘉宾齐聚创新港,共论科技前沿发展、凝聚创新创业共识,探索“政府、学校、校友”合作共赢新模式,共商推动校友、校地、校企合作发展创新之路。本届大赛颁奖典礼由西安交通大学1992级校友路一鸣担任主持。
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蔡奇察看指导清华双创项目清航装备
9月15日下午,蔡奇书记一行到清航装备察看指导。项目负责人,清华大学博士李京阳汇报了交叉双旋翼复合推进无人直升机研制与应用情况,并进行了地面抛投与高层破窗灭火飞行演示。蔡奇书记重点询问了无人机在服务冬奥、应急消防领域的应用,以及精密加工配套与疫情后复工复产情况。鼓励企业加强自主研发与科技创新,发挥平台聚集作用,带动产业发展。
东华大学11项科技成果亮相第22届中国工博会
2020年9月15日,第22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在沪开幕。东华大学11项科技成果参展,这些项目服务国计民生、助力产业发展,并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东华大学科研攻关更是开启了“加速跑”。连年参展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已成为东华大学探索与产业发展融合、以科技赋能产业的生动缩影,并连续获得高校展区项目特等奖、优秀组织奖和先进个人等荣誉。近年来,东华大学聚焦国家和行业重大需求,立足长三角辐射全国,着力构建协同创新体系,把学校科研成果的“智力”转化成产业的“战力”、行业的“活力”、企业的“动力”,服务支撑纺织、材料、医疗、服装、设计等产业科技创新,推动学校科技成果与产业生产实践精准对接,努力用最优东华解决方案,突破卡脖子技术,形成了顶天立地的重大标志性成果,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国防军事、重大建筑工程、环境保护、医疗卫生、时尚设计等领域,产生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用智能和互联赋能产业新发展。
央视财经频道《创业英雄汇》西安交通大学路演会成功举办
9月18日上午,由陕西省教育厅、西安市科技局指导,西安交通大学创新创业学院承办的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财经频道《创业英雄汇》西安交通大学路演会在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1号巨构敏行楼6115报告厅成功举行。《创业英雄汇》栏目总制片人闫琼、西安交通大学副校长郑庆华、西安市科技局高新技术处处长孙尚文、企业家评委和校内相关部门的领导出席了本次活动,开幕式由西安交大创新创业学院副院长、实践教学中心(工程坊)主任王小华主持。
西安交大举办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发布会暨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建设、科技创新、产教融合高端论坛
9月19日,西安交通大学在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隆重举行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发布会暨“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建设、科技创新、产教融合高端论坛。来自教育部、国家能源局、国家发改委,陕西省教育厅、能源局、发改委,华能集团、华电集团、国家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公司、国家电投中央研究院以及上海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政府部门、相关企业、高校的领导嘉宾200余人共同见证全国首个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在西安交通大学正式落成。
首个“教育部—华为‘智能基座’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基地”落地西安交通大学
9月20日下午, 西安交通大学-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智能基座”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基地签约仪式在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涵英楼举行,标志着“教育部-华为‘智能基座’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基地”落地西安交通大学,这也是自教育部启动该项目以来,第一个正式签约的基地。华为云与计算BG副总裁王海杰、华为战略研究院技术合作中国区总监郭永强、华为西安研究所副所长兼人力资源部部长杨宝东等领导和专家,西安交通大学副校长郑庆华、本科生院副院长、教务处处长王秋旺、钱学森学院常务副院长杨森、网络信息中心主任锁志海以及电信学部、电气学院、实践教学中心等相关负责人出席签约仪式。仪式由实践教学中心主任王小华主持。
西安交大与华为深度融合 共谱校企协同育人新章——记西安交大应邀参加“华为全联接2020共创行业新价值”大会并获奖
9月23-26日,“华为全联接2020共创行业新价值”大会在上海世博中心举行,西安交大实践教学中心副主任陈立斌带队电信学部、电气学院相关教师一行参会。华为全联接大会是每年一度的全球ICT行业大型盛会。本次大会是华为第五届全联接大会,共计有4场主题演讲,8场峰会,36场CXO圆桌会议,350余场专题演讲分论坛等,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
成都工业学院召开创新创业工作研讨会
9月24日,成都工业学院召开创新创业工作研讨会,我校创新创业学院、学生处、科技处、教务处和人事处相关负责人参会。叶仲斌副校长、成和平副书记参加会议并发表了讲话。会议由成都工业学院创新创业学院朱薇薇院长主持。
「中大创业日2020:敢创•新机遇」线上举行,全天候展示创新创意成果,寻求新机遇
全港首个由校友发起及创立的基金「香港中文大学(中大)校友传承基金」今起一连两天(9月25及26日)在线上平台举办「中大创业日2020」。今年创业日以「敢创•新机遇」为主题,鼓励初创企业在复杂多变的营商环境中,敢于利用创新和创意寻求新机遇。平台全天候提供近70个虚拟互动展览,以及多个线上讲座、创业工作坊、线上交流平台等,并直播创业大赛决赛,展示中大人最新创业成果。 「中大创业日」首办至今踏入第六年,三位主礼嘉宾包括中大校长段崇智教授、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创新及科技局局长薛永恒先生以及香港贸易发展局助理总裁梁国浩先生,于开幕影片中致欢迎辞,为活动揭开序幕。另外,平台直播第四届「中大创业大赛」最后「五强」初创企业的决战,各队使出浑身解数,气氛热烈。经过一轮角逐,最终由股迹、醒呀及飞天奶茶有限公司,分别获得冠、亚及季军殊荣,获颁合共10万港元奖金,以兹鼓励。
“新锐东华2020——大学生创意时装秀”亮相2020国际传媒港首届“时尚嘉年华”活动
10月16日,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上海总站与东华大学合作展演的开幕大秀“新锐东华2020——大学生创意时装秀”拉开了2020国际传媒港首届“时尚嘉年华”活动的序幕。副校长陈革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出席活动的领导和嘉宾还有,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上海总站、长三角总部、上海项目筹备组组长齐竹泉,东方国际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童继生,北文时代(北京)文化有限公司董事长万子千等。这场特别的大学生创意时装秀汇集了我校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大学生设计师的11个系列43套的服装设计作品,其中的部分作品刚刚斩获了今年的伦敦大学生时装周、中国国际大学生时装周的多项大奖。“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央视新闻新媒体、央视财经新媒体及央视频等平台对秀演进行了同步直播。
大连东软信息学院积极参与2020年“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活动周
2020年10月15日至21日,“2020年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以下简称“双创周”)在全国各城市举行。本次“双创周”的主题聚焦“创新引领创业,创业带动就业”,我校积极参与大连市“双创周”各项活动。10月16日,第二届“科协杯”大连市“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在大连交通大学举行,我校参赛的3组作品中荣获金奖2项、铜奖1项,其中金奖项目“AR云商”还在45组参赛团队中荣获总分第二名,2金1铜的成绩也创造了我校参赛的最好成绩。10月20日,大连东软信息学院大学生创业中心(SOVO)举行“SOVO开放日”活动,共有近200名来自校内外的嘉宾参与了此次活动。通过SOVO专任教师、创新项目导师、创业者代表针对项目的生动展示和对实践场地的细致讲解,参观嘉宾了解了SOVO的发展历程、运营机制、创业成果等信息,并对高校创新创业教学和实践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
东华师生团队科技助力2020 《英雄联盟》全球总决赛
10月22日至25日,电子竞技游戏《英雄联盟》全球总决赛在上海打响。该赛事联手上海多所高校打造“城市峡谷”系列彩蛋,让《英雄联盟》玩家与电竞爱好者们既享受电竞盛事狂欢,也领略上海魅力,实现了城市文化与电竞文化的有机融合。上海城市地标之一——东方明珠迎来了其中一枚重磅彩蛋,《英雄联盟》游戏中玩家们再熟悉不过的远古巨龙,借助AR眼镜科技的力量,跃出小小的电脑屏幕,“真实”呈现在玩家们的眼前。此次互动展由《英雄联盟》全球总决赛携手东华大学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东华大学文创实践基地合作完成。我校与《英雄联盟》在AR实景交互上的成功携手,是东华大学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与国内顶尖互联网企业在世界级电竞领域的重大合作,是东华大学上海市文创实践基地开展校企合作的重要成果,也是我校视觉传达设计系在深化产学研教学实践的成果积累,为适应国家新时期全面高质量发展目标,培养具备优秀的数字化视觉创意设计人才战略进行有效探索具有现实意义。
西安交通大学—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人才培养、产学研合作研讨会举行
10月23日,西安交通大学—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人才培养、产学研合作研讨会在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涵英楼举行。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理事长杨涛、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软件所工程师狄晓晓、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开源与开发者部部长王有生等领导和专家,西安交通大学副校长郑庆华,网络信息中心主任锁志海,软件学院院长龚怡宏,计算机学院院长张兴军,网络信息中心、科研院、研究生院等部门有关负责人及专家出席座谈会。实践教学中心主任王小华主持会议。随后,与会人员就开源项目参与方式、合作模型、激励机制、开源如何进入课堂与实践、学生在开源社区的贡献评价、开源技术发展趋势等内容展开讨论。会后,双方将安排有关人员继续对接,深入挖掘合作内容,推动落实合作事项。
长宁区副区长钟晓敏一行调研东华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建设
10月26日,长宁区委常委、副区长钟晓敏一行来校调研国家大学科技园建设,长宁区商务委主任陈颖、科委主任詹镭、副主任王平等同志陪同调研。副校长陈南梁,产业联合党总支、镜月公司、国家大学科技园相关负责同志以及创业企业代表上海谋乐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罗清篮、伞亮(上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迮海兵等一同参加了调研座谈会。
香港中文大学与香港科技园公司携手合作,于香港本地建立国际级GMP设施,推动细胞疗法研发
香港中文大学(中大)与香港科技园公司(科技园公司)宣布,共同在香港建设符合「良好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GMP)的国际级水平设施,加快推动癌症治疗、再生医学及相关生物医药科技的发展,让更多病人受惠。
【竞赛·评比·成果】
大连东软信息学院学生在辽宁省第六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喜获佳绩
9月8日至9月9日,由辽宁省教育厅主办的第六届“互联网+”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辽宁省赛决赛在东北财经大学及网络端举行,大连东软信息学院最终共取得1金、1银、4铜的好成绩。本届大赛得到省内高校的广泛参与,共有来自89所高校的31298支团队、137848人次参赛。经校级初赛、省级复赛选拔,共确定246个项目进入省赛决赛,其中主赛道148项、“青年红色筑梦之旅” 赛道36项、职教赛道62项。
西安交大学子获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信息科技前沿专题邀请赛一等奖
9月10日至14日,2020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信息科技前沿专题邀请赛(瑞萨杯)在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完成评审,西安交大共有2个项目入围决赛(每所学校最多2项),获得国家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本届大赛获得教育部教育司、工业和信息化部支持,由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组委会主办,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和西安交通大学承办,瑞萨电子(中国)公司协办,共有全国各地69所高校的123支队伍369名本科学生参赛。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学教授管晓宏、北京理工大学原副校长赵显利、瑞萨电子(中国)公司总监王伟谷、杭州科技大学副校长徐江荣等嘉宾莅临现场指导。
东华大学2020届毕业生获伦敦毕业生时装周大奖
9月11日,伦敦毕业生时装周组委会(Graduate Fashion Foundation)通过线上揭晓各项大奖,在国际时装系列方案奖项(International Fashion Range Plan Award)的评选中,来自东华大学校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2020届毕业生姚之杰的毕业作品Held you to sleep,经过三轮评选,在众多国际顶级时尚院校的优秀作品中脱颖而出,最终获得大奖。
大连东软信息学院学生在“挑战杯”辽宁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再创佳绩
2020年“挑战杯”辽宁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于2020年6月正式启动。本次竞赛旨在引导和激励学生通过广泛的社会实践和社会观察,激发创新精神,培育创业意识,更好地发挥大赛实践育人的功能。经过校级初赛、省级复赛、省级决赛对4229件参赛作品的层层选拔,共有88所学校的304件优秀作品进入决赛,其中普通高校222项,职业院校82项。2020年9月12日,“挑战杯”辽宁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结果公布,大连东软信息学院报送的25件作品共斩获金奖3项、银奖7项、铜奖13项。
“互联网+”大赛省级复赛西安交大金奖总数再创新高
9月13日,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陕西赛区省级复赛落下帷幕,本次大赛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金奖争夺赛(西安交大赛点)在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泓理楼举行。西安交大共获得高教主赛道金奖10项,“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金奖5项,金奖总数位居全省之首,并荣获两个赛道“集体奖”。
香港中文大学成功完成全球首宗利用内镜手术机械人进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大肠癌
与微创手术相比,内镜黏膜下剥离术(简称ESD)是一种更先进的微创内镜介入治疗方式,用于医治早期的消化道癌症。ESD最大的优点是可以让病人保留完整的器官,但其操作技术的要求高,带有一定程度的穿孔及出血风险。香港中文大学(中大)医学院由2010年起与新加坡合作,致力开发机械人内镜平台,专用于提升ESD手术的安全度及成效,治疗消化道癌症。早于2011年,中大医学院成功运用第一代技术雏型进行内镜手术机械人ESD治疗早期胃道癌。研究人员其后修改机械人内镜平台的设计,并开发第二代平台、适用于进行大肠ESD的EndoMaster EASE系统。中大外科团队于今年5月起运用EndoMaster EASE 系统进行临床研究计划,并顺利完成全球首个个案,取得满意成效。团队相信此崭新技术有助提升先进内镜切除术成效,让更多需要进行ESD手术的早期大肠癌病人受惠。
第二届中国研究生机器人创新设计大赛,西安交大获奖数量位居全国高校第一
9月23日至25日,第二届中国研究生机器人创新设计大赛全国总决赛在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落下帷幕。西安交通大学获得特等奖1项、一等奖4项、二等奖7项、三等奖9项,获奖数量位居全国高校第一。本届大赛由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指导,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主办,西安交通大学、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陕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陕西省学位委员会办公室、西安市科技局承办。大赛按照创意作品的成熟度和技术特点分成仿真组、部件组和集成组三类,涉及先进工业机器人、医疗机器人、助老助残服务机器人等机器人技术及其应用的多个领域。来自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浙江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69所高校和科研院所共154支队伍进入决赛,经过作品现场展示、分组答辩评审、特等奖争夺三轮激烈角逐,大赛评选出3个特等奖,15个一等奖,30个二等奖,102个三等奖。
香港中文大学工程学院博士生于全球高校AI训练营获总冠军
10月8日,香港中文大学(中大)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系博士生徐豪同学及其团队,在「2020年全球高校学生DeeCamp AI训练营」(DeeCamp 2020)中,凭藉「方仔照相馆」──一套自动生成积木人的人工智能系统,于37支来自世界各地的参赛队伍中脱颖而出,获得总冠军。
郑州科技学院获批四项国家级和二十一项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根据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关于公布2020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名单的通知》(教高司函[2020]13号),我校获批2020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4项,我校获批2020年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1项.四川大学“互联网+”国赛项目成功入选2020年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云上活动周主题展示环节10月15日,以“创新引领创业,创业带动就业”为主题的2020年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启动。10月15-21日双创周期间,将举行启动仪式、展览展示、专题活动等一系列精彩活动。我校今年的“互联网+”国赛项目“好食机——全球首款便携多功能食品安全检测仪” 成功入选2020年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主题展示环节,在云上活动周线上平台第五展区“克时艰育新机 双创承载新使命”进行展示。
四川大学“互联网+”国赛项目成功入选2020年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云上活动周主题展示环节
10月15日,以“创新引领创业,创业带动就业”为主题的2020年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启动。10月15-21日双创周期间,将举行启动仪式、展览展示、专题活动等一系列精彩活动。我校今年的“互联网+”国赛项目“好食机——全球首款便携多功能食品安全检测仪” 成功入选2020年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主题展示环节,在云上活动周线上平台第五展区“克时艰育新机 双创承载新使命”进行展示。
西安交通大学第三十二届“腾飞杯”创新创业大赛开幕
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指出:“科学成就离不开精神支撑,其中不可或缺的便是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为进一步激发交大学子崇尚科学、锐意创新的精神,培养和锻炼学生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科研素质,鼓励广大青年学子以学报国、青春许国,10月17日下午,第三十二届“腾飞杯”创新创业大赛在西安交通大学宪梓堂开幕。西安交通大学党委副书记宫辉,大疆创新集团经理任龙博,大赛评委会委员张志成教授,研究生院、科研院、教务处、学生处、就创中心、实践教学中心、团委及各书院领导出席开幕式。宫辉、张志成、任龙博,研究生院、科研院、教务处、学生处、实践教学中心、团委负责人共同为第三十二届“腾飞杯”创新创业大赛揭幕,西安交通大学第三十二届“腾飞杯”创新创业大赛启动。
郑州科技学院首届技术创新创业辅修专业拆机比赛
2020年10月21日下午,郑州科技学院首届技术创新创业辅修专业(简称“技创辅”)拆机比赛火热举行。李利民副校长、科研处处长杨绪华以及学校的部分领导和同学们观看了比赛。此次拆机比赛既是技创辅课程实践环节之一,又是技创辅同学们成绩的一次中期检测。以星星之火燎原,以技创辅之光闪耀明天。欢迎更多对技术创新感兴趣的同学,走进技术创新创业辅修专业。技术创新创业辅修专业是引进清华大学一个课程体系。它融合了技术、设计、商业三大培养模块,聚焦产业前沿问题,通过跨界学习和团队创新实践,帮助学生掌握创新创业的方法,拓展创新力和领导力,并培养学生的首创精神与企业家精神。
中国移动走进四川大学共同 “校企行”创新大赛
为落实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提升“双创”服务“六稳”,四川大学联合中国移动(成都)产业研究院共同开展“校企行”专项行动。10月28日下午14点,在四川大学望江校区东三教演播厅举办四川大学“校企行”创新大赛。大赛中,我校的10支团队为各位嘉宾带来了精彩路演,本着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专家评审组对参赛项目进行了认真审核评定,每个参赛项目都经过反复交流、激烈讨论,最终根据票选结果评选出第一、二、三名各一组。
大连东软信息学院学生在多项省级以上创新竞赛中获得奖项
2020年“TI杯”辽宁省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于10月10日至13日举行。我校21支代表队共63名学生参赛,最终获得辽宁省一等奖2组、二等奖6组、三等奖4组的优异成绩。辽宁省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是辽宁省教育厅倡导的大学生学科竞赛之一,是目前电子类学科领域影响最广的大学生专业创新竞赛。10月24日至25日,第七届“大唐杯”全国大学生移动通信5G技术大赛全国总决赛在北方工业大学举行。我校2名学生获本科组省级一等奖、全国一等奖;6名学生获得省级二等奖,22名学生获得省级三等奖。该大赛是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及中国通信企业协会主办的全国性学术及工程型的创新竞赛项目,是一项在通信领域拥有优势地位的大学生学科创新竞赛。10月30日,第三届辽宁省“启明星辰杯”网络安全技能大赛在沈阳师范大学落下帷幕。我校队伍以总分第一名的成绩获得省级一等奖。本次大赛由中共辽宁省委宣传部、中共辽宁省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中共辽宁省委教育工作委员会、辽宁省教育厅主办,决赛采取AWD攻防对抗方式,以得分名次评定最终成绩。
第16届“YKK•东华杯”研究生服装设计大赛决赛在东华大学举行
10月27日,第16届“YKK·东华杯”研究生服装设计大赛决赛在东华大学逸夫楼表演厅举行。副校长陈南梁出席活动,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上海吉田拉链有限公司等学院、企业代表参加活动。经过现场动态展演,七位来自校企的专业评委根据作品的创意性、艺术性、面料工艺、完成度等对19组作品进行了综合评判。最终,共产生出金奖1名、银奖2名和铜奖3名。来自2019级艺术设计专业服装艺术设计方向的桑婉霞携其作品《轨道上的牙儿们》摘得了大赛桂冠。
香港中文大学物理系团队研发「万能墨水」:配合激光写入技术,大大简化高性能晶片的生产过程
生产高性能晶片的关键是掌握精准工艺,以制作微米及纳米等级的金属结构。由于技术要求十分高,导致制作成本高昂、过程繁琐和费时。香港中文大学(中大)物理系助理教授杨森教授、德国斯图加特大学物理系夏慷蔚博士率领的研究团队,最近研发了一种全新的「万能墨水」,配合单步激光直接写入技术,只需一些简单仪器便可掌握精准工艺,制作高性能晶片,大大减低生产成本。相关研究论文已在《自然通讯》期刊发表,中大亦已为此项技术申请专利。
香港中文大学工程学院团队开发高效电力采集装置,解决智能手表和手环续航力不足问题,创新成果获国际奖项嘉许
由香港中文大学(中大)机械与自动化工程学系主任廖维新教授率领的团队,成功研发一套高功率人体动能电力采集的装置,可内置于智能手表和手环提供永续电力,免却经常要充电的烦恼。 廖教授最近更获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颁发「适应结构与材料系统奖」(Adaptive Structures and Material Systems Award),以表彰他在工程方面的科技创新与成就。廖教授是首名获得此奖项的香港学者。
如有批示、建议或需求,请与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联盟秘书处联系。电话:010-62795508 邮件:ieeac@tsinghua.edu.cn报:教育部高教司送: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联盟各成员单位 |
|
|